Copyright ? 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2023017440號-2
賀仲華(四川Bxssyh099)
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曾言:"我們是我們反復做的事。因此,卓越不是一種行為,而是一種習慣。"做事"三部曲"——完成、完善、完美,恰如攀登智慧之峰的三重階梯,每一級都鐫刻著成長的要義,引領(lǐng)我們走向人生的高處。
完成是基礎(chǔ),是突破零的勇氣。達芬奇創(chuàng)作《最后的晚餐》時,首先完成的是墻面上粗糙的草圖輪廓;愛迪生發(fā)明電燈前,先完成的是上千次失敗的實驗記錄。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有言:"在事上磨煉,方立得住。"沒有完成的勇氣,一切構(gòu)想終將淪為空中樓閣。如同建造金字塔,必須先搬運第一塊基石;譜寫交響樂,必須寫下第一個音符。完成的意義,在于將虛無的構(gòu)想轉(zhuǎn)化為實在的開端,讓可能性獲得存在的形式。
完善是精進,是追求卓越的自覺。宋代大文豪歐陽修作《醉翁亭記》,原稿開頭曾用數(shù)十言描寫滁州山川,最終刪減為"環(huán)滁皆山也"五字,這便是不斷完善的藝術(shù)。日本工匠秋山利輝堅持"守破離"的修行之道,在掌握基本技藝后仍持續(xù)精進數(shù)十年。完善的過程,是思想的淬煉,是技藝的打磨,如同玉石經(jīng)過千萬次琢磨才顯溫潤光華。每一次修正都是對品質(zhì)的承諾,每一次改進都是對完美的靠近。
完美是境界,是永無止境的追求。米開朗基羅89歲高齡仍在雕刻《隆達尼尼圣母憐子像》,臨終前三天還在修改細節(jié),他留下名言:"完美不是無所添加,而是無所刪減。"中國古琴制作講究"百年成器",良材需經(jīng)數(shù)十載自然干燥,再經(jīng)匠人數(shù)年精制,方能達到"九德俱全"的完美音色。完美不是終點,而是一種永不停息的追求狀態(tài),它體現(xiàn)的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敬意。
從完成到完善再到完美,恰如王國維所言的人生三境界:"昨夜西風凋碧樹"的執(zhí)著,"衣帶漸寬終不悔"的專注,"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"的頓悟。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時代,"三部曲"提醒我們:既要避免只求速成的浮躁,也要警惕淺嘗輒止的懈怠。正如曾國藩教導子弟:"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惰字致敗;天下古今之才人,皆以一傲字致敗。"
站在文明的長河邊回望,所有傳世之作無不歷經(jīng)這三重洗禮。司馬遷忍辱完成《史記》,后世學者不斷??蓖晟?,終成"史家之絕唱";《紅樓夢》曹雪芹"披閱十載,增刪五次",仍自謙"滿紙荒唐言"。這些永恒的杰作告訴我們:人生的真諦不在抵達完美,而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三步階梯,三重境界。當我們以完成的勇氣開啟征程,以完善的智慧砥礪前行,以完美的精神超越自我,終將在平凡中鑄就非凡,于有限中觸摸無限。這或許就是"三部曲"給予當代人最珍貴的啟示:生命的意義,正在于永不停息的向上攀登。
歡迎訪問北京智慧子月科技有限公司
熱點內(nèi)容
Hot content
視頻推薦
VIDEOS